結垢的防止方法
發布日期:2018-02-08
作者:蘇州榮軒環保有限公司
結垢的防止方法
防止冷卻水系統結水垢,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
1、補水的處理
根據所選用處理方案和濃縮倍數的要求,首先將原水經過嚴格的預處理,去除水中懸浮物等不溶性雜質,必要時還應把補充水軟化到一定程度,控制好水中鈣離子及懸浮雜質的含量。
2、在循環水中加酸或加二氧化碳
碳酸鈣結垢是循環水系統中最常見的問題,也是認識最早的問題。因此,在過去循環水水質不太復雜,控制要求不太嚴的情況下,常以加酸或加二氧化碳的方法防止碳酸鈣的結垢。
加酸處理一般是用硫酸,把碳酸鹽硬度轉化為非碳酸鹽硬度。加二氧化碳處理是利用二氧化碳與水中碳酸鈣反應生成重碳酸鈣,由于重碳酸鈣的溶解度要比碳酸鈣大得多,所以避免了碳酸鈣結垢。
3、使用阻垢劑
凡能控制產生泥垢或水垢的藥劑稱為阻垢劑,使用阻垢劑破壞CaCO3等鹽類結晶增長過程,達到控制水垢形成的目的。早期采用的是天然阻垢劑,如磺化木質素、單寧等。近年來采用的是天然阻垢劑有合成聚合物(聚丙烯酸、聚甲基丙烯酸、聚馬來酸及丙烯酸、馬來酸的共聚物);無機聚合物(三聚磷酸鈉、六偏磷酸鈉等);膦酸鹽(HEDP、ATMP、EDTMP);磷酸酯(多元醇磷酸酯、單元醇磷酸酯等);磷羧酸等。
4、增設旁流設備
即使在水質處理較好、補充水的濁度也較低的情況下,循環水系統中濁度仍會不斷增加,從而加重污垢的形成。可在系統中增設旁流設備,控制旁流量和進、出旁流設備水的濁度,就可保證系統在長時間運行下。濁度應維持在控制的指標內,以減少污垢的生成。
冷卻水的旁流處理,是指取部分循環水量進行處理后再返回系統內,以滿足循環水水質的要求。按處理物質的形態,旁流處理可分為懸浮固體處理和溶解固體處理兩類。
循環水懸浮固體處理通常采用過濾處理。一般是在回水總管進冷卻塔之前接出一支水管,這部分水經過旁濾池過濾處理后直接入冷卻塔水池。旁流過濾設備與一般過濾設備相同,通常以石英砂或無煙煤作為過濾介質,可采用單層、雙層或三層濾料。當循環水中的懸浮物含量在10~30mg/L時,過濾可支除50%~75%的懸浮物,當循環水中的懸浮物含量更高時,大約可去除90%。但如果循環水中有油污,不能使用旁流過濾,因為油污會很快使過濾介質堵塞。